该课是教育部管理学学科门类中工业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工业工程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进入专业课程培养阶段的第一门必修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最基础、最核心、最具代表性的课程和知识,反映了工业工程学科和专业整体思维、理念、理论、技术和方法体系。对传播者(主讲教师、行业专家)而言,是在向学生、学员和任何接受者传递以追求投入产出率为目的,以实现生产和服务的效率、质量、成本、柔性、安全和人本管理相结合的管理过程和系统模式。对学习者或接受者而言,是在学习和掌握高效解决现场问题、流程问题、系统问题的一套规范方法论和管理技术体系,是改变管理者传统经营管理思维的钥匙,是改进人的行为能力的思想动力和指导方针,也是改变人生价值的重要引擎。本课确立了以流程观为基础的解决生产运作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技术体系,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和企业基础能力创新的思想源泉和重要支撑工具。本课确立了面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策略,重点以培养具备广泛的工程基础和系统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扎实的工业工程理论与技能,具有全面的规划、设计、评价、改善与创新能力人才为目标。 课程代码:0488221 课程名称:基础工业工程 英文名称:Fundament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课程性质:专业课 学 时:48 学 分:3 预修要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工程经济学、人因工程学 内容简介: 基础IE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是进入专业课程培养的第一门必修课,是培养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基础。 本课程共分四部分,(1)工业工程概述,主要包括IE的概念、目标、功能、内容及发展;(2)生产率管理;(3)工作研究,包括:方法研究(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作业测定(时间研究、工作抽样、预定时间标准)。(4)现场管理,主要介绍现场管理的概念,5S活动和定制管理,目视管理。 学习要求: 1.了解IE的定义、发展简史、学科性质、常用方法及应用领域、生产率管理等内容; 2.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技术,会制定作业标准时间,SOP,改善工作流程等,会进行生产现场改善,生产线平衡,现场管理优化等分析; 3.掌握必要的实践技能与分析方法。 选用教材或参考书: 教材: 《基础工业工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易树平 郭伏 2006年 参考书: 《工业工程基础》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范中志 2003年 《基础工业工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范中志 张树武 孙义敏 1998年 《工业工程导论》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汪应洛 袁志平 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