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将专业课程之一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教学模块。其中理论教学模块《国际贸易实务》是基础,讲授进出口业务中的基本理论知识、订立合同各项条款的基本技巧、相关国内和国际法律法规、国际规则与国际惯例等。教学中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加大案例教学比例,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要求不仅要懂得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正确掌握我国对外贸易的原则、方针和政策,全面掌握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和必要的国际法律知识,做好进出口业务。 实践教学内容模块根据专业知识、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结构的要求分为国际贸易实践知识教学、情景模拟、软件模拟和基地实习四个环节。通过这些环节的练习,全方位、多方面、分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为教师的培养和校、企合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其中校内进行的实践教学模块即《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该课程集国际贸易实践知识教学、情景模拟、软件模拟要求为一体,充分利用我院多媒体实验设备进行教学。在计算机的互联网的帮助下,发挥教师队伍具有数年外贸业务经验的优势,理论联系实际。 因此,《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是经济管理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骨干课程之一,根据我国对外贸易商品买卖的实际需要,本课程传授和训练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签订国际贸易合同各项条款中的写作技巧;掌握进出口谈判技巧、各项法律环节和规则;掌握进出口业务流程。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业务流程模拟工作和填单制单工作,以便为学生在上岗实习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中打下坚实基础。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利用经济管理实验室的模拟教学软件平台,在内容上达到模拟实验的基本流程和业务操作与实际同步要求的统一,教学方法上讲求讲授、实验、实训相协调,使本课程成为实现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 鉴于此,我们申请了学校网络课程建设立项,在完成所有建设内容和目标后,把这门课程的相关的教学材料上传到学校的网页上,方便学生查看相关的教学资料,避免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的时效性和空间的局限性,有利于学生在课余的时间复习课堂上讲授的教学内。 本课程的特点之一是新,所有单据均源于外贸部门、海关、银行、保险公司、国家相关部门和国际相关组织的最新规定;所有案例均取自外贸实践之真实案例;所有相关国际惯例、法律、规章制度均为最新版本。特点之二是全,与国际贸易相关的主要单据均已收录,并提供纸质和电子两种版本。特点之三是实用,它是外贸操作实践的指南。在本课程进行中,配套编写了教学大纲、教材、习题集、实验手册,以配合大学开展国际贸易模拟实务课程为主,同时也可作为进行外贸相关培训和有志于从事进出口贸易的有关人员自我学习训练之良师益友。 国际贸易教学小组在院系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国际贸易实务》课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有与之匹配的实验设备、教学软件和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