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是学校启动双语教学改革以来延续性较好的一门课程。2004年,根据学校相关部署,该课程首次被经管学院确定为双语教学改革试点课程,试点期采取“中外合作教学模式” (由当时的外籍教师Lim Teck Ooi和助理王晓蓉讲师担任主讲教师,对象为国贸021、022)。鉴于外籍教师流动性大的特点,该课程自2005年起步入“以中国教师为主”的稳定发展期:2005年~2008年由王晓蓉讲师担任主讲教师(四川大学世界经济硕士);2009年至今由宋结焱讲师担任主讲教师(南开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 为保证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方式和学科知识,本课程自2005年起,始终坚持使用英文原版教材(选用的是Paul R.Krugman等主编的International Economics),且在版次上不断更新(已更新4次:从最初的第6版到目前的第10版)。 2015年在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经论证研讨,学院决定继续深化对该门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并将其纳入了国贸专业(高年级)英语后续教学体系(该体系具体由《商务英语I(翻译)》(第3学期)、《商务英语II(听说)》(第5学期)等2门ESP教学课程以及《经管类文献选读》(第4学期)、《国际贸易学》(第5学期)、《国际市场营销》(第6学期)、《国际商务函电》(第6学期)等4门双语教学课程构成)。